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长征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内蕴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之中,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深刻理解新时代伟大长征精神的新内涵新要求。

以伟大长征精神蕴含的信仰之光,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长征是一条信仰之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是伟大长征精神的灵魂和核心,是长征胜利的重要精神元素。长征纵横14个省份,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许多红军将士不知道战略转移去向何方、何时结束、落脚何地,但是他们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生命践行使命,坚信“只要跟党走,一定能胜利”。正是靠着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党和红军谱写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从生死攸关到主动布局,把一次被迫实行的战略转移变成了一次向着光明的伟大进军。

从伟大长征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要筑牢理想信念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之所以不断强调坚定理想信念,是因为这是事关马克思主义政党、社会主义国家的精神力量和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新征程上,面对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深刻变化,必须夯实理想信念之基,增强战胜风险挑战的底气和信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就“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作出部署安排,正是为了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固本培元的战略工程,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前进方向,不断增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定走好中国式现代化这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以伟大长征精神蕴含的斗争之志,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长征是一条斗争之路。坚定的理想信念赋予了党和红军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伟大斗争精神。漫漫长征路,党和红军要面对国民党的围追堵截、面对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面对党内错误思想的激烈斗争,救亡图存的热血铸就了其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气概,他们历经磨难而斗志更强,一次次从困境中奋起、从绝境中重生,用向死而生的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宣告了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更为红军开辟了新的战场。

从伟大长征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要发扬敢于斗争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也是难度最大的现代化,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宏伟性,必须继续“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这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去跨越和征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的“雪山”“草地”和“娄山关”“腊子口”,以“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昂扬精神状态打开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局面。

以伟大长征精神蕴含的求是之魂,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长征是一条求是之路。长征的胜利,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的胜利。长征初期,原来推行“左”倾错误路线的中央领导人,又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强渡湘江后严酷的事实促使中国共产党开始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下探索革命道路。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等的领导下,中国革命朝着胜利的方向前进,完成了伟大的战略转移,并成功把解决生存危机同拯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

从伟大长征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才能把革命事业引向胜利。”也正是遵循这一路线,我们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开创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现代化道路,继党的二十大报告阐释其五大特征和九条本质要求之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实事求是、敢闯敢试、锐意创新,在坚持“两个结合”的基础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式现代化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开辟广阔前景。

以伟大长征精神蕴含的团结之力,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长征是一条团结之路。一部长征史,就是一部党和红军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历史。为了建立新生的人民政权,长征途中的每一个行程、每一次突围、每一场战斗都从战略全局出发,红军将士互相配合、协同作战,为了全局胜利宁可作出局部牺牲,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处处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同甘共苦、生死与共,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自己却慷慨赴死,正是靠着政治上同心同德、纪律上自觉严明的革命团结精神,最终不仅使革命转危为安,而且克服了分裂主义的倾向、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

从伟大长征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要锻造精诚团结的政治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围绕明确奋斗目标形成的团结才是最牢固的团结,依靠紧密团结进行的奋斗才是最有力的奋斗”。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最重要的大局,将涉及思想观念、生产方式、利益格局的深刻变革,必须胸怀大局谋大事,弘扬顾大局、守纪律、促团结的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把对“两个确立”的认同转化为“两个维护”的自觉,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共同意志凝聚强大力量,创造新的伟大奇迹。

以伟大长征精神蕴含的为民之心,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长征是一条为民之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长征途中,党和红军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亲民爱民、无私奉献,在危机中更加坚定了救国救民的决心,和人民群众建立起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血肉联系,因为得到了人民的真心拥护和支持,长征才能拥有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强大力量,在濒临绝境中攻坚克难,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从伟大长征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为谁建设、由谁建设,核心都是人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在此基础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定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六个坚持”的重大原则之一,把“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列为“七个聚焦”之一,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从而汇聚起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形成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


〔文章为新利·(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24-JY-Y-035)的阶段性成果〕

联系方式

  • 联系地址:昆明市呈贡区雨花街道春融西路1168号
  • 联系电话:0871-65922555  联系邮编:650500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新浪微博
Copyright (c) 2007-2024  新利·(中国)集团有限公司,  滇ICP备05001248号-2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299号